管理学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Sep 29, 2018 8:11:00 AM 浏览:71877
山东大学管理学科实验中心始建于1983年,2001年依托新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正式成立,是按照“大平台、模块化、综合实验平台”的思路建设而成。实验中心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2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正式授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2014年通过评审获得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称号;2007年被批准被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4年获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6年当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经管学科组组长单位,管理学院实验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建设经验连续获两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国内经管类实验教学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对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提供了重要支撑。
实验中心现有建筑面积3915 ㎡,设备总值1205万,承担着管理学院2000名本科生及全校部分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开设实验项目351个,年完成实验10万余人机时。实验中心下设工商管理基础实验室、管理科学与工程基础实验室、人力资源与管理专业实验室、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实验室、多媒体综合教学实验室、管理体验开放创新实验室、管理决策模拟开放创新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开放创新实验室、旅游行为实验室、组织行为观察与决策实验室等。
图1 连续两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实验中心在不断总结管理学科教学经验和实验经验基础上,结合管理实践和信息技术最新发展,适应新时代对多层次、复合型、创新型管理人才的需要而不断建设和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特色鲜明的建设成果,促进了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互动发展。
(1)“要素+模块”结构化实验教学体系
针对管理学科研究对象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等学科特征,创新性地采用“虚拟要素+实验模块”思路构建了结构化的实验教学体系,解决了管理学科实验对象复杂多变的难题。
图2 基于“要素+模块”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2)“五化一体”的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模式
山东大学管理学科实验中心围绕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实验室建设目标,沿着“管理职能协同化、资源建设模块化、培养体系柔性化、过程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开放化”的“五化一体”建设思路,从实验教学和组织管理两个方向进行战略目标分解,指导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和实验室管理。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目标为核心,从管理职能协同化、资源建设模块化、培养体系柔性化、过程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开放化五个方面进行实验室建设,构建一个健康、开放、共享且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室生态系统。
图3 “五化一体”的管理学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模式
(3)产学研协同的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平台
山东大学管理学科实验中心基于互联网思维,做到了系统全开放和资源共享,有效地促进了与国内外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协同创新,更好地实现了相关产业、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与管理学科研究和教学的融合互动和有机结合,构筑了一个产学研协同的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平台。
图4 教学与科研融合探索-微气候仿真模拟实验室
山东大学管理学科实验中心在国内经管实验教学领域有较大影响,近六年来共接待400多所国内外高校的参观交流,其中国外高校16所、港澳台地区高校7所。实验教材被60余所学校采用,并为8所高校提供了实验室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