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Sep 29, 2018 8:06:00 AM 浏览:71875
山东大学以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依托,以国家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山东大学-山东临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主要硬件平台,创建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中心本着“立足机械基础教学规律、注重创新设计思维培养、突出先进制造全过程、着眼未来制造新趋势”的建设思路,以典型现代制造企业为虚拟环境,以数字化设计和制造为知识主线,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生产环节为内容,建立了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一核心),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企业与学校相结合(二结合),实验内容分为基础型、设计综合型、研究创新型三个层次(三层次),构建数字化设计仿真平台、数字化制造仿真平台、数字化工厂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四平台)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
中心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项目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企业合作、与科研协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1)立足学院多学科优势,创新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了“三多一全”的资源建设特色。资源满足机械工程学科四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化工过程机械,工业设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要求,贯穿数字化设计和制造过程,形成了多模块、多层次、多功能、全方位的“三多一全”的资源建设特色。
(2)针对多校区办学和社会需求,创新资源共享模式,形成了“资源开放、人员开放、服务开放”特色。针对山东大学办学规模宏大、学科齐全、学生人数多题和需求,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创新资源共享模式,形成了资源开放、人员开放、服务开放的特色。目前基于校园网信息平台,在校内实现了随时地的资源共享;面向合作院校,采取了互惠互利、互通有无的现场或在线资源共享方式;面向社会,探索有偿使用、着眼未来的资源共享模式,打造没有围墙的大学。
(3)依靠校企深度合作,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形成了“科研项目丰富教学资源、学校企业联合开发共建”建设模式特色。中心依靠机械工程学院雄厚的科研实力,将一批实际工程项目将其作为资源与素材应用到实验教学活动中,形成了“技术研究—科研成果—社会服务—实验教学”的产学研用良性循环。与山东山大华天软件有限公司、济南科明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行业企业强强联合,在产学研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采取共同开发、共建实验室、共同运营、优势互补等多种方式开展与企业的长期、深度合作,形成了共建、共管、共赢的资源建设新模式,使中心持续健康发展。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以全面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共享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教学资源为核心,以建设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为重点,努力提高每一名学习者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力争为我国工程实践教育和工程人才培养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