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Oct 8, 2018 3:30:00 AM 浏览:65408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医学院校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至创办于1911年的齐鲁大学医学院。建院百余年来,在一代代学人的共同努力下,逐渐形成了“广智求真,博施济众”的优良院风和“严谨治学、务实创新”的学风,成为一所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国际有一定知名度的综合性大学医学院。2000 年前后开始启动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课程改革,将分属于各学科的教学实验室逐步整合为形态学、机能学、细胞分子及临床基础四个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四门综合性的医学基础实验课程,包括医学形态学实验(含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医学机能学实验(含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神经生物学,医学心理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含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和医学免疫与病原生物学实验(含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每门课程都是由综合和创新实验项目组成。综合项目强调利用多学科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创新实验要求学生进行课题设计,利用所学的实验技术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2001年,山东大学医学院按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标准成立了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006年中心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为山东省高等医学院校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临床基础训练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 同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的实验课程体系从 2010 年开始已经纳入新的计划,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思维以及创新意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位于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隶属于基础医学院。中心承担了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等六个学院的实验教学任务,为全校医学类学生开设医学基础实验课共计 20 大类 29 门实验课程,开设实验项目累计 570 个。使用实验教材 22 种。授课本科生年均3650 人次,研究生年均500人次,累计人学时数 375044。
中心实行学校和学院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主任和副主任由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教学和科研成绩突出的专家担任。现共有专职教师 56 人,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10人,高级实验师 8 人,讲师 6 人,实验师 15 人,助理实验师 1 人,具有博士学位者 23 人,硕士学位 12 人。有 12 人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
中心现由四个医学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和一个大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室构成。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平台:承担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寄生虫学等课程的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课程《医学形态学实验》;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平台:承担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的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课程《医学机能学》;细胞与分子医学实验教学平台:承担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等课程的基础实验和两门综合型实验课程,分别是《医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和《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临床基础实验教学平台:承担诊断学、手术学、实验核医学等课程的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实验课程《综合临床技能培训》。大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技术支持、操作平台。
在此基础上,中心从2010 年开始了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数字化实验教学资源,将传统的实验教学改造为虚实结合的混合式教学,通过互联网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使用。先后建设了形态学数字化教学平台,中国数字人,数字化人体解剖实验室,机能学虚拟实验平台和“治趣”临床思维考试和训练系统。2014 年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医学虚拟仿真教学中心总容量1000G,包括(1)功能学虚拟实验平台,含虚拟实验项目 33 项;(2)数字化病理学大体标本库,含标本 230个; (3)人体寄生虫学切片库,含数字切片 350 张;(4)中国数字人系统;(5)数字化组织切片库;(6)数字化病理切片库。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运行,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扩展了学生学习空间,也方便了学生的学习,提高了教学水平。如人体数字化解剖实验室,学生在进行传统的解剖同时,可以通过中国数字人软件了解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比邻关系,以及血管和神经的走形,虚实结合,提高了解剖学的教学质量;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机能学虚拟实验教学平台预习和复习实验内容,学习无法在实验室开设的综合实验项目;临床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治趣”临床思维学习软件,能够在临床情境中,以病例为引导逐步训练自己的临床思维,解决了传统教学很难系统培训和提高临床思维的难题。
示范中心成立十余年来,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设备购置和实验室改造,明显改善了实验教学环境。中心现有建筑面积 6400 ㎡,其中学生教学实验室43间,约3500平方米;设备总值 3600万元,设备台数 3990余台。
通过承担课题的形式,进行了实验室软件建设,中心在课程设置、学生培养等方面更新了教学理念,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和示范作用。中心现有各级精品课程 40 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8 门,省级精品课程 28 门,校级精品课程 4 门,精品课程基本覆盖所有必修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 有两名教师获评国家级教学名师,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团队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